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银行 > 正文

农发行遭“罐中罐”骗贷上亿元 油罐:这锅我不背,是“红包”干的-新闻联播

来源:城市新闻网 编辑:城市新闻网 时间:2019-04-22
导读:每经记者 李玉雯 每经编辑 赵 云 实习编辑 易启江 未几前,临淄农商行被空油罐骗贷数百万元的案件曝光,让不少网友张口结舌。 实际上,在泛滥骗贷案件中,油罐并不是稀客。这一次,轮到中国农业倒退银行(以下简称农刊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2008年至2012

justin bieber新闻,青岛火车站时刻表,鼠标图标

每经记者 李玉雯 每经编辑 赵 云 实习编辑 易启江 未几前,临淄农商行被空油罐骗贷数百万元的案件曝光,让不少网友张口结舌。 实际上,在泛滥骗贷案件中,油罐并不是稀客。这一次,轮到中国农业倒退银行(以下简称农刊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2008年至2012年间,湖南鸿冠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冠公司)从农刊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共计获取存款1.27亿元,至今尚有近9700万元无法偿还。 骗贷人说:“其实只要把油罐的检察口打开,就可以看到油罐内部的结构,顿时就会觉察大罐里套小罐的环境。” 不过,“罐中罐”并不是这个套路未遂的焦点道具——农刊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经理英由于收了红包,每次现场检察都流于形式。 油罐、账目是假的 近期,中国裁判文书网暴露的一则刑事裁决书显示,原农刊行娄底市分行营业部经理英因犯玩忽职守罪、受贿罪被判刑。同时,一起通过改革油罐来骗取银行存款的大案也公之于众。 2008年至2012年间,鸿冠公司法定代表人石某、股东杨某二人在明知鸿冠公司不切合市级食用油贮备政策性存款的环境下,先后屡次使用虚假的经济条约、虚假的证明文件、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等欺诈手段,得到了娄底市级食用油承储资格。 在对付市级贮备食用油洽购、承储、保留历程中,为套取国度政策性存款,石某、杨某在鸿冠公司杉山油库采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城市追击新闻网

Top